艾瑞迈迪

销售/售后热线:

400-660-3568(转2)

火花碰撞!CMEF“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论坛成功举办

公司新闻
2025-04-10
艾瑞迈迪

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论坛

时间:2025年4月9日


4月9日,正值第91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CMEF)举办之际,由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的“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论坛于当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搭建智能医学前沿技术与产业转化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平台,共话智能医学创新生态构建的机遇与挑战,推动我国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升级与高质量发展。


论坛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转化,医疗创新领域“产学研医”多方权威力量云聚于此。论坛围绕“手术机器人的技术突破”“AI大模型赋能精准医疗”等热点议题展开对话,深度研讨“科技创新-技术转化-临床应用”链条贯通模式,加速医工协同合力创新,助力中国医疗科技从跟随式创新向引领式发展跃迁。


专家主旨演讲


论坛上,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黎铭院长进行了《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医学:对学习模型的一点思考》的主旨演讲。黎院长指出,深度学习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医学类任务,特别是在医学影像分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深入探讨了医学智能模型深度学习的局限以及破局方法。


640 (3).jpg

(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 黎铭)


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杰青杨健教授以《智能感知新视界:解锁智慧化手术室-手术导航机器人核心部件研发与转化应用》为主题做了分享。杨教授指出,当前手术感知仍停留在基础定位层面,缺乏对人、场景以及动态行为的融合感知,所以实现从基础智能感知向高阶智能感知的跃升是未来发展的基本需求。杨教授团队长期聚焦光磁多模态感知系统研发,攻克多源异构数据实时融合与动态追踪技术壁垒,成功研制国产化高精度光学与电磁定位核心部件,打破国外技术封锁。该部件可深度集成于神经外科、骨科等手术机器人,定位精度达0.1mm以下,显著提升复杂手术安全性与效率。目前已形成智慧化手术室平台体系,通过推动光磁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系统深度融合,构建多设备协同、数字孪生驱动的全术式智能导航生态,未来将全面重塑精准外科技术边界。


640 (4).jpg

(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国家杰青 杨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苏佳灿分享了《骨类器官研究与未来转化》。苏教授指出,传统类器官构建策略面临成本高、周期长、成功率低的痛点,未来类器官芯片与人工智能平台结合,有望促进高通量药物评估和个性化治疗。


640 (5).jpg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 苏佳灿)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董事长刘新做了《医学影像技术AI前沿与转化》的主题报告,他指出,AI和高性能模拟芯片已成为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应用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同时分享了医学影像领域AI赋能的前沿技术和设备进展。


640 (6).jpg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董事长 刘新)


联影医疗磁共振事业部联合创新部经理袁健闵以《搭建医学影像融合创新生态》为题做了分享。袁经理系统介绍了联影医疗基于各类医学影像模态所搭建的产学研医融合的创新生态,以及该生态赋能到技术的产业转化和临床应用。


640 (7).jpg

(联影医疗磁共振事业部联合创新部经理 袁健闵)


北京品驰医疗高级工程师张高龙做了《脑起搏器与神经调控》的分享。他指出,品驰医疗积极推动“产学研医”生态,已建立了覆盖基础研究、临床试验到产业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640 (8).jpg

(北京品驰医疗高级工程师 张高龙)


圆桌论坛


本次论坛上,多位一线学者、技术大咖、产业才俊、临床专家等围坐一堂,围绕“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议题碰撞智慧火花,与会嘉宾皆以独到洞见锚定未来医工融合发展愿景。


640 (9).jpg


艾瑞迈迪CTO范敬凡希望后续临床医生、医疗器械厂商及技术创新方真正拥抱彼此,更快地接受新技术,不断推进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副总经理赫家烨指出,目前国产替代进入下半场,单纯平替的时代已然过去,要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打造高端市场,促进中国科技成果走向世界。上海九院显微外科主任章一新提出,临床实践应同时作为医学技术转化的“起点”和“终点”,在创新链条中要实现与技术优化深度整合绑定。‌上海嘉定区经济发展公司总经理陈艳君表示,政府要做好“店小二”的角色,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发展,为其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源链接。


640 (10).jpg

(首图:艾瑞迈迪CTO 范敬凡)


中科博锐总经理张鑫认为,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核心是要要深度的医工融合,打开工程师和医学专家沟通的桥梁,最终实现医工转化。联影医疗磁共振事业部联合创新部经理袁健闵指出,希望未来研发工程师把实验室“搬到”医院,“搬到”一线,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做好原始创新。北京品驰医疗高级工程师张高龙强调,一定要抓住真需求,把高端技术和临床一线需求真正结合起来,让新技术可以快速进入临床,造福患者。迈格生命科技总经理吕海岩期望未来能够为企业在政府、医院、高校之间搭建更有效的桥梁,以此推进医疗领域产学研一体化进程 。


在智慧火花的碰撞中,本届"智能医学与技术转化论坛"圆满落幕。论坛成功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思想高地,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与临床先锋的跨界对话,为医工融合创新标注了全新的思想源泉,期待未来医工交叉多元融合,不断开辟未来医学边界、推动社会发展,也期待学术界、产业界各位老师亲临艾瑞迈迪展位交流指导!


640 (11).jp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