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选病例:颅底手术导航系统辅助下经鼻内镜全组鼻窦炎手术
参选单位:中国解放军新疆军区总医院 耳鼻喉头颈外科
主诊医师:李亮 副主任医师
颅底导航系统应用时间:2022年8月
术前概况
患者年龄:21岁
患者性别:男
术前诊断:
1.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
2.鼻中隔偏曲
3.过敏性鼻炎
临床诊断
鼻腔黏膜苍白、水肿,鼻中隔向左偏曲,双侧鼻腔内见白色黏涕,双侧下鼻甲肥大,中鼻甲苍白、水肿,双侧中鼻道见荔枝肉样新生物,鼻咽部形态正常,黏膜略充
治疗难点
1.需在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结构和功能及窦内正常黏膜的前提下清除病灶
2.建立良好的以OMC为中心的引流
3.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功能
4.因鼻腔鼻窦炎症广泛,预计术中出血明显,需注意随时止血,同时需要麻醉医生给与术中控制性降压、降心率以减少出血,保持术野清晰,避免发生术中并发症
5.术后患者需按时换药,并予以包括黏液促排剂、抗过敏药物、鼻用激素在内的综合治疗
手术过程
借助颅底手术导航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利用手术导航系统准确定位颅底、眶纸板重要结构,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病例小结
传统手术难点
1.部分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无法彻底、准确切除鼻腔鼻窦病变组织并最大限度保护窦内正常黏膜组织
2.对于部分医师将内镜下术腔结构与CT片上影像准确对应的难度较大
3.在部分高危险区域操作时,尤其出血较多的情况下鼻内镜视野观察不佳
颅底导航手术优势
1.为了确保颅底、眶纸样板等结构不受损伤,先后在切除钩突、开放鼻窦、清理病变时使用了颅底导航系统来监视
2.为了确保眶尖结构不受损伤,在开放后筛及向后开放蝶窦并清理窦腔内黏脓性分泌物时使用了颅底导航系统来监视
3.为确保鼻腔鼻窦病变得到彻底切除、且无病变气房残留,在修整术区轮廓时使用了颅底导航系统来标定眶壁、颅底结构